1月11日上午,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。
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树立之前,是什么组织担任建造和办理北京?那时候北京“市政府”又是哪里?
从今日起,“旧京图说”就为您捋一捋北京“市政府”的百年变迁。
今日,先说说晚清,那时候还没有城市办理一说,北京的父母官是“京官大三级”的顺天府尹,可他真做得了主吗?办理着京师地界,顺天府为什么就没有开封府存在感强呢?
说了不算的“顺天府”
假如穿越到大清的京城,有事找衙门,应该往哪儿走?
“老北京”可能会告知你,明、清两代,北京的当地政府是“一府两县”,这“一府”指的便是顺天府,“两县”则是以中轴路区分的宛平县和大兴县(不是现在的大兴区,姓名尽管沿用,可是辖区不同)。
这儿说的顺天府可不是连锁超市,作为行政单位,府比省低一级,比县高一级,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市。
有段相声叫《夸住所》,其间甲问乙是哪里人,乙说:我是顺天府。甲说:顺天府是四路飞虎厅,代管二十四州县,通、三、武、宝、蓟、香、宁、霸、保、文、大、固、永、东、大、宛、涿、良、房、昌、顺、密、怀、平,不知道您是哪一县呢?
可见,当年的顺天府,比现在的北京市统辖规模更大,简直包含了京津冀。
朝廷期望京畿能成为“首善之地”,但这儿上有皇族旗人,下有布衣大众,再加上各路官员,想要管好可不简单。清朝故意抬高了顺天府尹的位置,一般知府为从四品官阶,而顺天府尹却是正三品官,还具有直接见圣的特权。老话儿说的“京官儿大三级”就有这层意思。
顺天府大堂原址
顺天府的作业地点在皇城东北角,今日的交道口东公街45号。顺天府府衙现在只剩下大堂,被修缮一新,就在东城教育学院院内。听说当年堂上还挂着雍正皇帝亲笔题字:“畿甸首善之区,必政肃风清,乃可使四方观化,非坚毅廉明者,曷克担任。”
虽名义上贵为“京官”,但顺天府尹真实能管的,其实是北京城墙之外的区域,关于城墙内的事,他能干预的并不多。
为什么说顺天府管不了北京城呢?仍是先看看地图吧。
其时的京畿区域,存在三个办理圈层。其间皇城首要归于京师禁卫军系统,由皇帝掌控;内城、外城以及近郊,由步军统领和五城察院、戎马司办理;再外围的区域则由顺天府下辖的大兴、宛平二县担任。
“凸”字形的京师,分为内城和外城,满汉分城而居,分城而治。“旗人”均住在内城和西郊三大营,“民人”也便是老大众,住在外城。
内城就恰似一个大兵营,其间皇城内的皇族归“宗人府”管,旗人由步兵营管,各级官员则由所属的衙门供给福利。顺天府尹名义上和九门提督“共管”北京内城,但九门提督是一品大员,底子不会和他商议事。
外城住的,有汉族高官也有布衣。其时外城是京师富贵之地,商贾树立,如同仁堂、月盛斋、内联陞等都在外城。清末曾经,流散不入京,在城里寓居的老大众简直都是“老北京”。
旗人、民人、官员,不同集体适用不同的办理系统,在这种情况下,只以州县来进行单一化办理,明显无法处理京师的多元办理需求。顺天府尹尽管有三品,但处理起京城的事,也就成了“虚职”。
顺天府在北京内外城最大的政事,其实是管教育。“顺天府学”作为京师的官办校园,位于今府学胡同,比周围的大兴县县衙还有名,府学胡同的姓名便是根据顺天府学而来。
清末顺天府的贡院,两旁是按千字文排序的考棚。
九门提督戎马司
1901年的都统衙门,相当于“城属”内的“片警”。
在清代,京城的大街上,能看到许多木质栅门门放在胡同口,这其实是清代北京的城市办理准则之一。
我国古代一贯“军警不分”,戎行一般也兼着城市治安功能。清代有三个官方组织按区域办理着北京城的治安:内城的步兵营,外城的巡捕营和五城戎马司。其间,前两个营归一个官来统领,叫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”,也便是民间所谓的“九门提督”。
因为这个职位直接关系到皇家的安危,因而向来都由亲信大臣担任,终满清一朝,这个职位都没有落到过满人以外其他族员的手里,甚至还有不少亲王亲身就任此职。
在九门提督治下,根本的军事单位叫做“汛”,皇城内有90汛,内城城墙上有87汛,内城城内有625汛,一个汛由步军12人看守,担任地上安全。
汛之下,则有栅门和堆拔。清代北京城内共有栅门两千余座,前门大栅门便是因为廊房四条的栅门特别大,构成的特别地名。至于堆拔也叫堆子,一般设在城里的要点区域,是一两间独自的房子,房外有武器架,凸显其官方身份。栅门和堆拔类似于今日的“执勤点”,有固定的“堆兵”看守。
“堆兵”办理着所辖居民,谁家生了孩子,谁家有了红白喜事,谁眼下出了远门,谁家来了“客人”,他们俱一目了然。除此之外,这些“堆兵”,还要保护街面的交通,防备火灾。他们白日巡街泼水,到了晚上则打更看守,也是十分辛苦。
外城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,五城下设坊,坊又设铺或牌。全城及邻近市郊共有33坊,106牌,705铺。铺下的大众依照保甲制编户,由五城察院和五城戎马司施行着“网格化办理”。
其时,北京内外城以及近郊都是由皇家组织——禁卫军、步军统领、都察院直接办理,能够视作“直管区”。雍正年间,“直管区”有了清晰的鸿沟,并被称为“城属”,能够说是最早的城市区划。
城属内由多个部分、多头办理,天然行政链条较长,作业杂乱。
比方,香山曾产生一同煤炭挖掘胶葛,商人首先向宛平县提出申请,宛平县向汛守备宣布移文,汛守备又向步军统领衙门上报,而后又先后有西城指挥、五城御史进入这一事情的处理傍边。如此一件纤细之事姑且有如此多的部分介入,重大事情可想而知。
一起下发至“步军统领衙门、五城、顺天府”的谕令在《清实录》《大清会典案例》中不乏其人,正反映出京师多头办理的杂乱情况。
巡警衙门连卫生防疫也管
清末,在正阳门下执勤的差人,此刻现已穿上新式的差人制服。
清代后期,皇权式微,流散入城,多项禁令均被打破。比方,为了永葆旗人斗志,内城曾吊销商业街区,禁开娱乐场所,但在此刻,东安门外现已成了热烈的定期集市。不过要说改弦更张,还得外力所迫。
庚子年,八国联军侵略北京,慈禧和光绪西逃,京城成了暂时的权利真空,城市次序彻底瘫痪。为了确保北京的正常作业,清廷留守官员与各国占领军洽谈,由士绅出头,组成暂时治安组织,分区办理,后来统称为“安民公所”。
“安民公所”里有中外巡警,首要责任是帮忙各国进行占领区办理,覆盖了人口、公共卫生、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。这一组织只存在了一年,但其让我国人在耻辱中接触到了近代城市的办理模式。
1901年《辛丑公约》签定,根据丧权辱国的条款,天津居然不允许我国人驻军。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想出了“化兵为警”的方法,亲率3000名换了警服的新军来到天津。洋人原本很有定见,但袁世凯解说说,他带来的是差人,是来保护社会次序的,契合国际常规。洋人没了脾气,我国开端的差人就此诞生。
清廷康复对北京的统治权后,沿用“安民公所”之制,在京城树立善后协巡总局,1902年又改为工巡总局。原有治安组织除步军统领衙门予以保存外,其他各组织悉数吊销并入工巡总局,由满族亲贵大臣毓朗、善耆办理。这一组织除了保护治安,还增加了城市建造与办理的功能,能够说,现已具有了近代市政办理机关的雏形。
1905年9月,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调查各国宪政,在火车站登车之时,忽然产生了革新党人吴樾炸车事情。清廷上下轰动,袁世凯借机提出,为首都治安和皇族安全起见,倡办差人,清査户口,防备革新人士埋伏。所以,同年10月,巡警部在中心树立,徐世昌被任命为新树立的巡警部尚书。
徐世昌以一届翰林身份掌握巡警业务,原本是材非所用,但因为徐世昌曾在阻挠刺客吴樾时立下大功,加之袁世凯的大力引荐,才让一个汉人掌握了京城防务。
该部树立之后,当即接收了北京的工巡总局,将其改组为“内外城巡警总厅”。一年后,总厅又转隶民政部,成为我国最早的真实具有近代含义的城市差人组织。
因为我国的城市办理体制还没有树立起来,所以,巡警在履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担任起了城市办理者的人物,成了北京城的“大管家”,可说是包办今日110、119、120、城管、环卫、居委会大妈等各种作业。
就拿公共卫生一项来说,总厅下设卫生处,卫生处又分设四股:清道股、防疫股、医学股、医务股。无论是做广告宣扬讲卫生,仍是给娼妓查看身体,甚至推广厕所革新,事无巨细均义不容辞。
1908年的《北京日日画报》上有一幅 《北京大街现象》,介绍了北京的6种新事物:“槐与柳两行碧青;设岗位指挥交通;和平童以防风险;自燃灯大放光亮;石子路洒扫洁净;四轮车最走傍边。”放哨的巡警成为了大街上重要一景,实际上,上述罗列的6种“现象”皆是巡警的责任。
与“新政”的其他部分不同,巡警是老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,他们一身黄布制服,腰系宽皮带,散腿裤子大皮鞋,手持警棍,身配东洋刀和捕绳、哨子,碰到有妇女倾泻洗衣刷锅水时,立刻干与,看见小孩在街上大小便,就拍门叫大人出来罚款。对这种新生事物,民众既有等待,又有揶揄,还有怜惜。
巡警的月收入只要七八元,和人力车夫、店肆仆人等相同,归于社会的基层。清末有歌谣说,“黑夜扛枪白日拿棍儿,巡警不如看街的狗,不妥巡警没饭吃”。可见,与之前的武士、官吏不同,巡警不再是居高临下。
开端的电灯电话自来水
宣统三年(1911年),北京各电话局的电话交换机升级换代,通讯质量有很大进步。图为人工交换机话务员在作业,其时的话务员称为“司机生”,悉数为男性。直到1938年才有了女话务员。
关于北京的改变,外国记者明显更为敏锐。曾任《泰晤士报》驻华首席记者的莫理循1897年刚来北京时,发现北京气候热、尘土多,给人以拥堵幽闭的不适感觉。而1911年当他再次来到北京时,新建筑、新马路和新组成的差人部队都展现出“一个开展中城市的自豪”。他在给布雷克夫人的信中赞扬,“在北京,我发现这个城市正在变样……”
北京变样了,假如说办理体制是准则根底,那么市政根底设施的建造便是城市近代化的物质根底。
内政始于路途,路途改造是城市改造的重要条件。清末,北京路途之坏,闻名于世,雨天则泥泞满地,晴日则尘土蔽天。1905年树立内城、外城路工东西两局,便是专门担任京城马路的建筑的。
1890年代,鼓楼前门庭若市,地不是一般烂。
1905年左右,东交民巷改造后的中御河桥。
为了与东交民巷使馆区“接轨”,清政府从1904年起连续修了十几条石渣路。1909年为给慈禧出殡,在海淀一带筑路时,先用碎石填平,再灌石灰水,然后用汽碾轧平。其时称这种铺路法叫“锯子活”,遭到朝野共同好评。
巡警组织树立之后,各厅树立了清道队,担任保护路途卫生及整修,并在首要大街栽培树木,尤曾经门大街的马缨花最美。水沟整修工程也一起打开,东交民巷玉河、大明壕、北新华街等水沟均改造为暗沟。
庚子年间,为满意军事需求,德国戎行架设了北京通往天津塘沽的电话线, 1904年北京第一个面向社会的电话局开业。尔后,北京的电话工作连续扩展至南苑、香山、汤山等地。
20世纪初,乾清宫装上了奢华的吊灯。
故宫博物院藏“爱迪生”牌电灯泡。
最早向洋人买电灯设备的神机营机器局总办恩佑。
电力照明是从宫殿开端的,西苑三海、颐和园是北京最早亮起电灯的当地。19世纪末,东交民巷使馆区开端使用电灯照明。1905年,官商联营的华商电力公司在正阳门内的顺城街树立,为官府、大街、商铺的8000余盏电灯供电。到1909年,还有600多户官员的住所用上了电灯。
1908年,实业家周学熙引入德国设备,创建“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”,两年后正式向北京城内供水。不过,自来水一出现就遭到山东水夫集体的联合抵抗,还有谣言说这是洋人布下的骗局,因而普及率极低。1911年,内外城巡警总厅向市民宣布了劝食自来水的文言公告,开门见山地说:“这个自来水,是奉皇上旨意办的,全集的是我国股,全用的是我国人,不是净为图利啊。”
东直门水厂建于1908年的自来水水塔,高54米,容积750立方米。
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东直门水厂作业原址。
前期城内约束商业开展,大街摆摊无人办理,苍蝇成群,臭气熏天,特别是肉铺随意开设,血污横流于地,更是有碍观瞻。为了处理地摊问题,内城巡警总厅在搁置的神机营练习场上树立了东安商场,外城卫生局在牛街树立了第一个屠宰场。1909年出书的《京华百二竹枝词》曾刊有“新开遍地商场宽,买物随意不费难,若论富贵首一指,请君城内赴东安”的小诗,阐明北京商业的开展。
1906年,学习宪政的五大臣归国,并带回各式各样的动物,包含狮子、斑马等。慈禧将这些动物养殖在三贝子亲王的花园里,并将这座花园命名为“万牲园”。1908年动物园向大众敞开,这也成了民国公园运动的发端。
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建造,使得古都北京一改往日关闭、压抑的气氛,城市相貌、社会风尚都为之一新。
清末北京的排水系统简直失灵,尽管官府照常规每年春天都要疏浚排水道,但政局动乱、财务捉襟见肘,许多水沟形同虚设。那时候各家房前都有脏水坑,雨后积水情况就愈加严峻了。1880年代的崇文门大街,即便在晴天街上的车辙也十分触目惊心。
来历:北京日报·旧京图说
图 | 旧京图说、黑龙、王志伟、自来水博物馆等
文 | 孙文晔
修改 | 孙文晔
流程修改:孙昱杰